你知道“不倒翁”名字的来历吗

不倒翁,儿童玩具

不倒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扳倒后能自动站起来,所以又称“扳不倒儿”。关于“不倒翁”名称的来历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玉石,献给了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大怒,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献给武王,不幸又被鉴定为石头,又被砍了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他的玉在楚山之下连着哭了三天三夜。这事被文王知道了,问他:“天下被砍脚的多了,为什么你哭得这么伤心呢?”卞和回答道:“我不是哭我的脚,我伤心的是那宝玉被人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文王命令玉匠加工那块石头,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玉。于是文王让人制成玉璧,取名“和氏璧”。卞和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感动了文王,他称赞道:“卞和真是一个扳不倒之翁也。”

不倒翁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不倒翁的东西。不过在唐朝,“不倒翁”不是一个玩具,而是酒桌上的劝酒器物,名字叫做“捕醉仙”,又叫“酒胡子”。酒胡子是一个上面轻下面重的木刻胡人,金发碧眼,十分逼真。行酒令时,用力按住酒胡子使它旋转,等到停止不动时,手指向谁,谁就要饮酒。正是由于酒胡子的这个作用,所以它又有个名字叫“指巡胡”。酒胡子常常被雕成滑稽可爱的样子,深受唐代人的喜爱,酒胡子一转总能引来一桌人的哄堂大笑。

其实酒胡子和我们今天玩的不倒翁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重心原理。也就是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酒胡子和不倒翁都做成上面轻下面重的形状,就是为了降低重心。因为酒胡子的外表奇特、玩法有趣,所以它逐渐走出宴席,走进儿童中间,由劝酒之物逐渐演变成儿童的玩具——不倒翁,给儿童的世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古代的不倒翁多种多样,有的像是左右摇摆、东倒西歪的醉汉,有的像一个笑口常开、慈眉善目的老寿星。还有一种叫“七品官”的不倒翁,头上戴着可以活动的乌纱帽,怀抱一枚大铜钱,旋转摇动起来,帽子颠个不停,十分有趣。近代常见的不倒翁做成一个胖娃娃的形状,两颊涂成红色,身上的衣服也非常鲜艳,摇摆起来天真可爱,活像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

不倒翁最初指那些如卞和一般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的人。随着不倒翁作为一种玩具普及开来,不倒翁摇摆不定的特点常被人们拿来嘲讽那些立场不坚定、圆滑世故的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写过一首《不倒翁》诗:“乌纱玉带俨然官,此翁原来泥半团。忽然将你来打碎,通身上下无心肝。”徐渭在这里借用不倒翁,指责那些表面上似正人君子,实际上没有心肝的腐朽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