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竿是现代杂技的一种,古人怎么玩顶竿

顶竿,竿伎,杂技

古代也有精彩的顶竿表演,属于竿伎的一种。竿伎的起源很早,原始社会的人们经常在野外爬上爬下,这大概就是竿伎的最初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竿伎开始作为一种娱乐项目。汉代的竿伎称为“寻橦”,又名“都卢伎”,大概是因传自都卢国而命名。都卢是古代的一个国家,位于南海一带,那个国家的人身轻如燕,擅长爬高。汉代的竿伎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额上顶竿”“掌托竿”“头顶竿”等花样。

唐朝时期竿伎表演非常精彩和吸引人,所以被称为“热戏”。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百戏表演,而其中必有竿伎。每年的八月初五为唐明皇的生日,称为千秋节,千秋节的庆祝活动中,竿伎是必不可少的,“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赵解愁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竿木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顶杆杂技艺人。他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他的表演常常能吸引全城的老百姓观看。

竿伎表演时,通常分为左右两队,进行比赛,还有伴奏音乐。唐明皇曾组织过一支王府竿伎队,由他的哥哥宁王率领,称为左厢。宁王队与大臣组成的太常队经常在皇宫进行较量。为了让宁王队获胜,唐明皇密令宫中小太监鼓噪捣乱,结果对手的竿突然折断,比赛以宁王队的获胜而告终。由于在比赛中唐明皇多偏向于左厢,所以在后来的比赛中,右厢的竿经常故意跌落,这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竿伎表演中的一条“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