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锦标”这一说法的起源吗
“锦标”一词,最早在唐代出现,是赛龙舟取胜的标志。赛龙舟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是古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但这一古老的活动在唐代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这一环节。到了唐代赛龙舟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长竿,竿上缠上五颜六色的锦布,鲜艳夺目,称之锦标,也叫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
古人的《竞渡歌》“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仿佛可以带我们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只听三声鼓响之后,两队龙舟飞速驰去,激起水面层层波浪。两队龙舟都奔着锦标奋力划去,先到者眼看就要抢得锦标,后来者急得乱挥船桨,恨不得立刻飞奔而去。
“锦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据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记载,书生卢肇与老乡黄颇齐名,两人一同赶考,当地太守嫌贫爱富,只设宴为黄颇饯行。人穷志不短的卢肇发奋苦读,第二年就中了状元,衣锦还乡。这下那位势利的太守慌了手脚,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盛情邀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锦标”在这里一语双关,既应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景,同时也是卢肇人生经历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