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类似交响乐的音乐形式呢

交响乐

如果把各种乐器的合奏视为交响乐的一大特征的话,那么中国的民间音乐如江南丝竹等似乎也可以被称为“交响乐”。但是就传统民间音乐而言,如江南丝竹,首先它规模较小,只有三到八人左右(大型的民乐合奏是新中国成立后仿效西方交响乐的规模而创制的);其次,在音乐本身的内涵上,也不如西方交响乐来得深刻、厚重、丰富。

那么,中国古代大型的宫廷音乐又是否能够被称为“交响乐”呢?比如明清时代的宫廷雅乐,其场合之庄重、乐器之丰富、人数之众多等特征都似乎与西方的交响乐颇为接近。但是,这种宫廷雅乐在音乐性上和交响乐恐怕无法比较;从其功能上而言,也只是能够在祭祀等场合充充门面,以彰显统治者并没有放弃雅乐。

但是,从近几十年来出土的文物当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古老的中国曾存在过一个瑰丽多彩的音乐世界。比如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一共由65个钟组成,每个钟都可以根据敲击位置的不同而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乐音,并由此形成了与现代近似的七声音阶,音域也宽达五个八度。其中最小的钟才两公斤左右,而最大的钟竟然重达两百多公斤,整套编钟更是重达两吨半。在曾侯乙墓,与编钟同时出土的还有编磬(qìng,用石头制成的敲击乐器)、琴、瑟、箫、鼓等乐器,这就让我们得以想象,当这些乐器组合起来演奏时,一定非常恢弘大气——这或许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