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十面埋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古曲,表现了楚汉相争、垓(gāi)下之围的场面,凸显了乐曲激烈雄壮、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曲的代表作。
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之后,推翻秦朝的起义军首领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在争斗过程中,英武善战的项羽一再刚愎自用、错失良机,刘邦则老谋深算、善用人才,逐渐由劣势转为了优势,并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场争斗的最后一战即垓下之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如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
垓下决战之际,刘邦的三十万汉军将项羽的十万之众团团围住。半夜时项羽突然听到汉营唱起了楚歌,以为楚地已经陷落;被困的楚军听到楚歌,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最终项羽身边仅剩下一千多人,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此夜,项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众人泣涕,莫能仰视。虞姬是一直陪侍在军中的项王爱妾,她自知难与项王一同突围,便自刎于军中。项王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项羽与汉军激战数次,逃到乌江边时只剩下他一人一骑,他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刎而死,汉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对垓下之围的文学和史学记述大多是站在楚军角度,以项羽为叙事主体,凸显英雄末路之际的悲壮。另一首著名的琵琶曲《霸王卸甲》也是以此为主题的。而《十面埋伏》的叙事主体则是汉军,整首乐曲主要表现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因此有一种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